第一要看它的節點加入門檻
公鏈的基本特徵就是 ——任何人都能運行節點。比如比特幣、以太坊,你有台電腦、下個客戶端,就能把全鏈數據同步到本地,變成這個網絡的一份子。
那節點在區塊鏈中的起到什麼作用呢?它就像區塊鏈的守護者,負責保存、驗證、廣播交易數據,保障網絡能正常運作,不被單點控制。
比如比特幣目前有 2 萬多個全節點、幾十萬礦工。理論上,只要有 1 個全節點 + 1 個礦工,比特幣鏈就能繼續活下去。
以太坊也一樣,有 100 多萬個驗證器、1 萬多個物理節點。最差情況,只要還剩下1 個驗證器 + 客戶端節點,這條鏈也能延續下去。
節點加入門檻是判斷區塊鏈去中心化的重中之重,你像聯盟鏈、私有鏈,它的節點可不是你說開就能開的,得拿授權、簽協議,才准你加入 —— 它不屬於你,也不屬於任何用戶。
所以下次遇到一個區塊鏈項目,你就去看它的官網或者文檔,找找有沒有節點運行教程,或者是搜索節點地圖,看看它的全球節點分布情況。
這裡,有朋友可能會問,去中心化不是應該看節點數量嗎?為什麼要看節點加入門檻?因為節點數量是結果,而節點加入門檻才是本質機制。
舉個例子,一個區塊鏈節點有 10 萬個,看起來好像很去中心化,但如果這些節點全是某個公司部署的、用戶無法自行加入,那其實就是 “集中控制” 的假去中心化。
再比如,另一個區塊鏈節點只有 1000 個,但任何人只要有一台電腦,就可以下載客戶端加入網絡,運行節點驗證區塊,那它就是真正開放的、去中心化的。
所以看節點門檻,其實是在看這條鏈,是不是屬於每一個人的。
下一期,咱們來講第二個判斷維度:看這條鏈的共識機制,它是如何決定 “誰來出塊、誰說了算” 的。
歡迎加入社區
歡迎進社區微信:BQ221858
歡迎關注微博:@QuarkMing202
歡迎關注推特:@xian20276669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