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ameFi 不該只是 “邊玩邊賺”,它真正想做的,是用金融機制驅動遊戲生態,讓 “樂趣” 和 “收益” 可以共存。想要活下來,必須把遊戲做真、模型做穩、用戶搞活。最關鍵的還是:有真玩法、真用戶、真生態。只有這樣,GameFi 才能打通遊戲與資產的界限,讓玩家的參與在 Web3 世界中釋放出真實價值。
說完 NFT,我們來看 GameFi 項目。
GameFi 是幹什麼的?
GameFi 是 “遊戲 + 金融” 的結合,說白了就是 “邊玩邊賺”。它把鏈上資產、代幣經濟和遊戲機制融合在一起,試圖讓玩家通過玩遊戲獲得經濟收益,讓遊戲變成一種 “投資”。
GameFi 最火的時候,一堆項目號稱 “玩得越久,賺得越多”,吸引了無數用戶湧入。但熱度過去,大部分項目一地雞毛。問題出在哪了?
1、遊戲不好玩,金融不可持續:
很多 GameFi 本質上不是遊戲,而是 “換個殼的發幣系統”。你點幾下就能產幣,玩不玩都無所謂。上線時靠羊毛黨撐起數據,沒幾個月玩家走光,幣價崩盤,項目歸零。比如 2022 年的 StepN、2023 年的 Pixels、熱度都撐不過一季,根本沒 “可持續” 的遊戲設計。
2、經濟系統失衡,通脹失控:
GameFi 要發幣,要鼓勵玩家賺幣,但又沒有一個能自洽的經濟模型。大家都想賺,沒人願意虧,幣越發越多、獎勵越來越少。不是挖崩項目方,就是擊鼓傳花玩接盤。你會發現,很多 GameFi 項目從上線那一刻就注定 “短命”,因為它壓根不是經濟系統,是 “發幣分蛋糕”。
3、用戶不穩定,忠誠度極低:
Web3 遊戲吸引的是 “收益驅動型用戶”。哪裡有收益就去哪,今天這個火,全去玩;明天另一個漲,就全體 “遷徙”。項目一冷清,玩家立刻清倉跑路。2024 年,Top 50 的 GameFi 項目 7 天留存率僅為 12%。所以說這就不是真玩家,而是 “羊毛搬磚隊”。
4、內容匱乏,創新不足:
GameFi 大多套殼 Web2 遊戲,玩法老套,美術粗糙,缺乏世界觀、劇情、社交體系。再加上鏈上互動本身就卡,用戶體驗差上加差。你說這是遊戲,它沒內容;你說是金融,它又沒模型。很多 GameFi 項目連 Web2 的 “迷你遊戲” 都比不上。
現在再看這個 GameFi 項目,它解決了哪些問題?
你說你遊戲好玩,那你有沒有完整的玩法邏輯?有沒有持續產出的內容?是不是 “玩” 本身就能留住人?
你說你經濟模型穩,那你是怎麼控通脹、保激勵的?有沒有 “消耗場景” 來平衡產出?
你說你的用戶忠誠,那你的用戶留存機制是什麼?有沒有讓玩家願意留下來的理由?有沒有社交系統或者是公會系統?
最終我們還是要回到三點:
1、你的遊戲好玩兒嗎?比現有的 GameFi 項目更能留住用戶嗎?
2、你有沒有機制或技術上的創新?比如鏈上裝備系統、鏈上任務系統、或是有鏈上的劇情生成?
3、有沒有真實玩家在玩?有沒有真實資產在交易?而不是只是 “刷榜、搬磚、割新人” 的老套路?
GameFi 不該只是 “邊玩邊賺”,它真正想做的,是用金融機制驅動遊戲生態,讓 “樂趣” 和 “收益” 可以共存。想要活下來,必須把遊戲做真、模型做穩、用戶搞活。最關鍵的還是:有真玩法、真用戶、真生態。只有這樣,GameFi 才能打通遊戲與資產的界限,讓玩家的參與在 Web3 世界中釋放出真實價值。
歡迎加入社區
歡迎進社區微信:BQ221858
歡迎關注微博:@QuarkMing202
歡迎關注推特:@xian20276669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