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ocialFi 不是「發帖能賺錢」這麼簡單,它是試圖用代幣機制重構內容關係網。想跑出來,必須把體驗搞順、收益搞高、激勵搞穩、內容搞真。最關鍵的還是:有真用戶、真內容、真互動,只有這樣,只有這樣,SocialFi 才能真把 Web2 的流量變成 Web3 的資產,把社交網絡變成「價值網絡」。
說完 RWA,我們來看 SocialFi / 內容平台項目。
SocialFi 是幹什麼的?
SocialFi 是「社交 + 金融」的結合,簡單說就是鏈上的「去中心化微博」「去中心化視頻號」。它把內容創作、社交互動和代幣經濟整合在一起,希望用戶不僅能發帖點讚,還能通過創作、互動、影響力獲得收入,實現「內容變現」和「去平台化」。
SocialFi 想把 Web2 的億級用戶拉到 Web3,面對的問題更多:
1、用戶體驗差:
很多產品像是 Web2 的「山寨版」,界面簡陋、加載慢、功能少,註冊還得連錢包、領代幣、簽名授權,門檻高得離譜。你刷個帖還要付 Gas 費,誰受得了?2024 年一項調研顯示,90% 的 Web3 社交平台用戶停留不超過 7 天,最大原因就是「不好用」。有人說體驗差得像「用自行車挑戰高鐵」。
2、創作者收益低:
Web2 平台抽成重,但用戶多、廣告多,SocialFi 雖說用代幣和 NFT 提高分成,但 2024 年 Lens Protocol 的創作者平均月收益才 50-100 美元,因為整個 SocialFi 的活躍用戶才 100 萬,Lens 日活甚至不到 2 萬。這種規模,想靠創作賺錢,難度比 Web2 還大。
3、激勵機制失衡:
SocialFi 初衷是「創作有回報」,但激勵邏輯很容易失控。不是「刷號薅羊毛」,就是「平台幣崩盤」。比如 Friend.tech 初期有多熱,後期就有多冷,就是典型的例子。一堆人衝著空投來,沒有人真的在意內容。
4、內容價值難判斷:
發帖點讚就能賺錢,但什麼樣的內容值錢?點讚、評論、轉發,這些 Web2 的指標到了 Web3 裡,很容易被操控。沒有一套「去中心化 + 可信賴」的內容評價機制,用戶就非常容易淪為「數字農民」,而不是創作者,成為被激勵系統操控的工具人。
現在再看這個 SocialFi 項目,它解決了哪些問題?
你說你體驗好,那你有沒有做到「免 Gas 交互」?註冊流程有沒有優化?你有沒有像 Web2 一樣順滑的使用體驗?
你說你激勵健康,那你的激勵模型是不是防羊毛、抗通脹的?有沒有做到真正激勵「優質創作」和「真實互動」?
你說你內容價值能衡量,那你用的是什麼評價機制?有沒有 AI + 鏈上行為分析?
你說你內容有資產屬性,那你怎麼處理版權?有沒有用戶確權機制?有沒有鏈上存證?
最後還是要回到這三點:
1、你比 Web2 更自由、更公平、更能賺錢了嗎?比現有 SocialFi 更好用了嗎?
2、你有沒有機制或技術創新?比如內容資產綁定身份、鏈上聲譽系統、
3、有沒有真實創作者在用?有沒有真實內容在流轉?有沒有真實社區在活躍,而不是天天刷榜撸分的自嗨?
SocialFi 不是「發帖能賺錢」這麼簡單,它是試圖用代幣機制重構內容關係網。想跑出來,必須把體驗搞順、收益搞高、激勵搞穩、內容搞真。最關鍵的還是:有真用戶、真內容、真互動,只有這樣,只有這樣,SocialFi 才能真把 Web2 的流量變成 Web3 的資產,把社交網絡變成「價值網絡」。
歡迎加入社區
歡迎進社區微信:BQ221858
歡迎關注微博:@QuarkMing202
歡迎關注推特:@xian20276669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