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我們為什麼要重新理解支付?#
每個人每天都在用支付:微信掃碼、刷卡、線上購物、跨境轉帳…… 我們幾乎不再用現金了,看起來似乎已經足夠方便。但你有沒有想過,這些支付動作的背後,隱藏著一個龐大、古老、而且效率極低的系統。
它就像一座看似正常運轉的大樓,外面是玻璃幕牆,裡面卻是幾十年前的電線和水管。
而穩定幣,正在重寫這個系統的所有底層邏輯。
二、傳統支付的來路:看起來快,其實很慢#
在我們講穩定幣之前,先來理解一下今天的支付系統。
1. 一筆刷卡交易的 “繞路之旅”
假設你刷卡買了一杯 25 元的咖啡,背後發生了什麼?
你和商戶之間,並沒有直接轉帳;
錢先從你的發卡行賬戶中 “預授權” 出來;
通過卡組織(如 Visa/Mastercard)中轉,再到商戶的收單行;
清算和結算過程通常需要 1-3 天,甚至更久;
商戶還要為此支付約 2-3% 的手續費。
換句話說,你給商家的錢,但商家真正收到的,是幾天後的打款、加上被平台抽成後的金額。
2. 為什麼這個系統還沒崩?
因為它歷史悠久、網絡廣泛、幾乎壟斷。
從 Diners Club 在 1950 年發行第一張通用信用卡,到 Visa、Mastercard 構建全球結算網絡,再到後來的 PayPal、Stripe 接入網關…… 整個支付行業在幾十年裡 “堆疊式” 演化,效率不高,但慣性極強。
而銀行、清算所、卡組織、支付網關 —— 就像層層收費的中介,把支付這件事變得越來越貴、越來越複雜。
三、穩定幣是什麼?為什麼能革掉整條支付命?#
穩定幣本質上是一種錨定法幣價值的區塊鏈代幣,例如:
USDT 和 USDC 錨定美元;
EURC 錨定歐元;
FDUSD、PYUSD 等由金融機構發行,合規接入鏈上。
穩定幣最重要的特性是:鏈上賬本直接確認 “誰擁有這筆錢”。
我們在區塊鏈上轉帳穩定幣,不需要清算所、不需要卡組織、不需要銀行授權,資金的所有權變更已經寫入鏈上賬本中。到賬即清算,轉帳即結算。
舉個例子:
你在 A 國,雇了一個 B 國的設計師。傳統支付下,你得:
開通 SWIFT 賬戶或使用 PayPal;
等 1-3 天;
支付 5-10% 的手續費;
被中間銀行凍結或審查的風險還挺大。
但用 USDC,只需你和對方各自擁有一個鏈上錢包(比如 MetaMask、Phantom、OKX 錢包等),輸入地址後點擊 “發送”,幾秒鐘資金就到他手上了。
手續費?可能是一毛錢都不到。
它不只是一个更便宜的通道,而是一个新的 “记账方式”
傳統支付的核心邏輯是 “我授權某人去劃錢”,而穩定幣的邏輯是:“我直接將這筆資產的所有權寫入對方的錢包”。
這不是優化支付鏈條,而是用互聯網的方式重寫支付本身。
四、這將顛覆整個支付價值鏈
我們回頭看一下傳統支付中的幾個角色:
角色功能穩定幣後會發生什麼?
發卡銀行 | 授權資金流出 | 不再需要
卡組織(Visa 等) | 清算 & 標準制定 | 被繞過
收單銀行 | 接收商戶資金 | 可被穩定幣賬戶替代
清算公司 | 每日批量結算 | 不再需要
支付網關 | 連接線上線下支付 | 由鏈上錢包替代
商戶 | 收款方 | 可直接鏈上收款
一個 “錢包 + 智能合約 + 穩定幣” 的組合,已經能完成過去需要 6 個角色協作才能完成的支付動作。
舉個場景:
你經營一個跨境電商,銷售全球商品。
傳統路徑:
接入 PayPal 或 Stripe;
用戶付款 → 清算 → 收單 → 入賬(3 天後);
扣除手續費、匯率損耗等,可能損失 5%-10%。
穩定幣路徑:
用戶使用 USDC 直接付款;
你 1 秒收到账;
可以選擇鏈上換成其他穩定幣或法幣,成本極低。
五、不止是支付,更是可編程金融的入口#
穩定幣真正的力量不止於 “打錢快”,而在於它是可編程的。
也就是說,錢可以自動 “聽懂條件”:
達到 KPI 自動發工資;
到期後自動支付貸款;
DAO 治理中投票結果觸發獎金發放;
供應鏈金融中貨物到港自動解鎖資金。
傳統金融靠的是紙質合同 + 人工審核 + 銀行操作。穩定幣配合智能合約,直接變成了 “代碼即信任”。
六、誰會被幹掉?誰會崛起?#
被幹掉的可能包括:
高成本跨境支付公司(如 Western Union);
高抽佣的支付網關;
只吃通道費的清算機構;
慢吞吞的銀行中間層。
崛起的則包括:
穩定幣錢包(如 Phantom、OKX Wallet、World App);
鏈上收單工具(如 Sphere、Onboard);
基於穩定幣的財務系統(如 Request Finance、Superfluid);
面向開發者的鏈上支付 SDK(如 Solana Pay、USDC Connect);
企業級合規穩定幣服務商(如 Circle、Paxos)。
七、這是一場勢不可擋的支付革命#
你可能會問,監管會不會阻止這場變革?
確實,穩定幣的監管仍在推進中 —— 比如美國的 GENIUS 法案,歐洲的 MiCA 條例。
但本質上,監管是在納入規則體系,而不是叫停創新。
當越來越多企業開始接受穩定幣付款(如 Shopify、Telegram、Visa 試點),當傳統銀行也發行鏈上美元(如 JPM Coin),這場革命就再也擋不住了。
結語:我們正站在支付系統的大遷移關口#
我們正像 90 年代切換到互聯網那樣,切換到一種新的 “價值互聯網” 模式。
穩定幣的興起,不只是金融產品的替代,而是將支付從 “機構之間的協調”,變成了 “鏈上共識的更新”。
這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範式轉變。
它不止讓錢流動得更快、更便宜,而是讓錢的本質變得不一樣。
而你我,正在見證這個歷史性拐點。
歡迎加入社區
歡迎進社區微信:BQ221858
歡迎關注微博:@QuarkMing202
歡迎關注推特:@xian202766693